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、金融中心,高楼大厦林立,大多是现代工业化的痕迹,但是其实在上海,也分布着众多的古代寺庙。根据统计,上海地区佛教现有依法登记开放场所125个,其中全国重点寺院5个,佛教在上海的传播可追溯到三国吴赤乌年间。
虽然不比其他地区的寺庙规模宏大,但是都各有韵味,其 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上海四大名刹:静安寺、龙华寺、玉佛寺、真如寺。
静安寺
地址: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
建寺历史:据碑志,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(247年),创始人为康僧会。
地位: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上海市真言宗古刹之一,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建筑格局:从南至北依次座落着山门钟楼鼓楼、大雄宝殿和法堂。静安寺山门朝南,与天王殿合一。
主要看点:
大雄宝殿:供奉的银佛重达15吨
牟尼殿:玉佛比上海玉佛寺的玉佛还要大得多
重要文物:八大山人名画、文征明真迹《琵琶行》行草长卷
静安宝塔:塔刹是密宗的金刚宝座塔样式,顶部4座小塔围绕中间一座大塔,青铜浇铸,表面贴金。一般不开放
金佛殿:座落于大雄宝殿后面的法堂最高层,仿宋代建筑风格,柚木铜顶架构,殿内将供奉一尊两吨重纯金释迦牟尼佛像
门票:50元
龙华寺
地址: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
建寺历史:据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;有据可考的是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公元977年)。
地位: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建筑格局:建筑为宋代的伽蓝七堂制。龙华寺的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弥勒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三圣殿、在封闭庭院内的方丈室、藏经楼,共六进殿堂。东西两侧有钟鼓楼。
主要看点:
藏经楼:鎏金的毗卢遮那佛、万历的金印、乾隆的《龙藏》合成龙华三宝,供奉至藏经楼中
山门:山门的匾额用隶书写着“龙华”二字,看点是两字上面有颗放大的金印“钦赐神堂龙华讲寺之宝印
龙华塔: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,为七层八角形之木塔
门票:10元
玉佛寺
地址: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
建寺历史:先有玉佛,后有玉佛寺。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八年(1882年),
地位: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,市级建筑保护单位
建筑格局: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,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玉佛楼三重殿堂,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、铜佛殿、卧佛堂、怀恩堂、禅堂、斋堂等。
主要看点:
玉佛楼:供奉玉佛得名,佛像高1.95米,由整块玉石雕刻而成,做工精美
门票:20元
真如寺
地址:上海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兰溪路399号
建寺历史:元延祐七年(1320年)
地位:全国文物保护单位
建筑格局:真如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真如塔等。
主要看点:
元代大殿:存梁、柱、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。整座大殿面阔、进深均为三间,平面呈正方形,单檐歇山顶,庄严肃穆。大殿內供奉的玉佛为本師釋迦侔尼佛坐像。
古银杏树:古银杏树树龄达七百年左右,众多香客都会将许愿带寄在银杏周围,祈祷心想事成。
真如塔:真如塔层高九层,塔身周围皆雕刻有佛像供香客瞻仰,塔底部还有一圈转轮,可供香客绕塔祈福。
门票:10元
为什么有马桶的卫生间老是有味道(“卫生间”异味重?原因有这4点)
家务清洁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要了,除了清扫卫生、清洗地面及柜台等工作外,卫生间的清洁也是重中之重,毕竟有些人就算不在卫生间待太久也会因为卫生间的异味,不愿意靠近,更别提有朋友来访了。卫生间产生异味是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问题,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卫生间产生异味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,希望能帮助大家保持卫生间的清
为什么面包机做的面包不松软
踏进烘焙的深渊因面包机而起,最初小小的愿望是孩子起来在上学前能吃到新鲜出炉的面包,浪费了一袋又一袋面粉,实验了一个又一个配方,做出的面包都是矮矮的马蜂窝状,和店家的面包相差甚远。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,默默的支持我,那个拿起来能做武器的面包都被他们吃下去了。但也由于有这样的鼓励,他们才可以想吃什
光纤为什么有三根线(光缆的芯数有哪些)
光缆的芯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进行定制,一般情况下,光缆的芯数可以从几芯到数百芯不等。常见的光缆芯数有以下几种:单芯光缆:只有一根光纤芯,适用于短距离、低带宽的传输。双芯光缆:有两根光纤芯,可以实现双向传输,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等场合。多芯光缆:有三根、四根、五根光纤芯,可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
生石花为什么不开花(生石花多久开花?)
一般生石花,养到3年就可以开花了,通常大多数品种都在10月左右开花,有些会在六月开花。当然开不开花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,如果养护不到位,它是很难开花的。一般生石花,每年夏天和秋天开花,它的花期很短,每朵花只能维持一周左右。一般来说,培育生石花需要2~3年才能开花,条件成熟培育1年即可开花。当然开不开花
佛珠为什么是13颗(十三颗佛珠的含义)
13颗佛珠的含义一般认为,十三颗的佛珠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三力。佛教认为,西方净土的菩萨具足十三力,因此能自利利他。若依《无量寿经》所说,十三力就是:(1)因力;(2)缘力;(3)意力;(4)愿力;(5)方便力;(6)常力;(7)善力;(8)定力;(9)慧力;(10)多闻力;(11)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