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西藏美食,除了酥油茶和青稞酒两大饮品外,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吃食,那就是糌粑。糌粑之于藏族人民,就好像米饭之于南方人,馒头之于北方人一样,这是他们每天都要吃的主食。
好多人对糌粑不了解,不光不了解,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。其实啊,这两个字念zān bā。“糌粑”本是藏语中“炒面”的意思,但是被我们直接音译过来。说是炒面,但跟我们日常认识中的炒面可大不一样。在南方,人们日常见到的炒面是炒面条。将一根一根的宽面或者圆面拿油爆炒,类似于炒米粉。
今天要说的糌粑,可不是说就是炒藏式面条。实话告诉您,糌粑的制作,和我国南方常见的炒面大不相同。具体怎么个不同法,听我娓娓道来。众所众知,江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盛产水稻,所以米饭成了大家日常主食的不二选择。而在西藏,最常见也最适应当地气候的农作物非青稞莫属。南方的炒面,是直接把面条加工好后,再放入锅中翻炒。糌粑却不是这样,它是直接炒青稞。
收获下来的青稞在经简单的清洗后,藏民会将其拿去晾晒。晒好后的青稞,便可以拿来炒了。和南方炒面的油炒不一样,炒青稞是干炒。炒好后的青稞较脆,而且很干。有读者就问了,那这怎么吃呢?甭着急,这还不是糌粑的最终形态。
炒好后的糌粑便于磨碎,这才是炒的意义。将磨碎后的青稞重新揉成团,这才是糌粑。所以您要说糌粑是面粉团子,那也完全恰当。刚磨碎的青稞粉是揉不起来的,这时另一常见的饮品——酥油茶就发挥效用了。往青稞粉中加入一些酥油茶,和纯正牛羊奶的奶渣,就可以容易地揉出糌粑。
显而易见,糌粑的口味是甜的。它既是主食,又是青藏高原上人人爱不释手的点心。除此之外,因为糌粑是团状的,便于携带,也可作为干粮带出门去。青藏高原环境恶劣,藏民们有时外出,或牧牛或巡查,一出门就是一整天。那白天的粮食怎么解决呢?就是随身带糌粑。饿的时候吃几个,不光热量补上来了,家人的温暖也甜到了心头。
藏民吃糌粑是不会像我们吃饭一样用筷子的,大家都是直接用手抓着吃,十分酣畅。糌粑的营养价值也不低,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,其中的微量元素更是丰富。有机会去西藏的朋友,是一定可以品尝到糌粑的。这种传统的藏式点心,藏式美食,会让您对甜点有着全新的体验,您也一定会爱上这独特的高原风情。
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做被子(古代新婚床铺和被子为何如此夸张?)
新婚床铺和被子的大小似乎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。然而如果回顾古人的观念会发现被子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家当,甚至成为财富的象征之一。为什么新婚的床铺和被子一般都做得很大?一起揭开这个谜底。·首先被子在古人眼里不仅仅是一种睡眠用具,更是一种家庭地位的象征。在古代社会家庭的地位和财富往往与拥有的被子大小成
窗户为什么没关严(装修完要关紧门窗!)
装修完成后很多人认为应该先开窗通通风,使得装修中散发的有害气体能够被排出,达到一个新鲜舒适的居家环境。殊不知装修师傅却告诉我们,此时开窗通风既不是最佳选择,也非迷信,而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。装修师傅对此的解释是,装修完成后需要关紧门窗,因为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并非集中释放,而是分散释放的,若此时打
菊花为什么代表长寿(菊花:坚毅与长寿象征)
菊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称为九月九,象征着坚毅、守志、延年益寿等美好的寓意。它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花卉之一,不仅因为神秘的文化意义而受到普遍喜欢,还因为它的五彩缤纷和绚丽多姿的外貌而深受人们喜爱。菊花通常是在秋天绽放,纷繁花瓣上漫布着色彩丰富的花丝,形状各异,花形众多,有高大的品种也有低矮的品种,让人看
什么叫平衡膳食与健康(了解平衡膳食八准则)
饮食作为居民的基本需求,从最初的“吃得饱”逐渐向“吃得好、吃得营养、吃得健康”转变,那应该如何吃的安全又健康?一、食物多样,合理搭配: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,单一的天然食物不能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,少量多样,粗、细、荤、素合理搭配,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,同时同种
乳胶为什么防螨虫(乳胶床垫与海绵床垫区别?)
喜欢睡软床的小伙伴注意啦!是不是还在为条什么样材质的软床而发愁?是不是还在为选择乳胶床垫or海绵床垫而犹豫不定?在床垫中使用的“海绵”与“乳胶”,都是制造床垫的众多材料里的一种。它们都同属“弹性缓冲材料”,实际作用同样是静态时分散床垫支撑面对人体的压力;动态时为人体着力点提供支撑。硬度100N,厚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