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90年代,一位南方人到内蒙古做生意,在饭店点了一盘饺子吃,而当地的口味偏重,吃饺子时喜欢蘸酱油。
并且监狱里的饮食都是少盐少油,坐过牢的犯人口味也普遍清淡,赶巧又碰上了当地监狱长在此吃饭。
于是顺理成章的,这位南方大哥就被当作“流窜惯犯”抓了起来。
在之后的监狱生涯里,这位大哥的犯罪理由也一直是“吃饺子不蘸酱油”,不管是狱友还是狱警,都觉得非常抓狂。
一直过了很长时间,这位大哥才被沉冤昭雪,无罪释放并获得赔偿。
当然了,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难以考证,但充分地说明一个情况:
北方人的口味普遍较重,在吃饺子时,习惯以醋、酱油等调料蘸食。
而南方人则更偏向于白口,即使蘸作料,也大都以轻酸甜辣口为主。
但也要知悉一点,所谓“北方口重、南方口轻”,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,就像北方人酒量大一样,其实南方也有能喝的,不能忽略“特殊嗜好”。
一家人的口味尚且不同,何况是南北各省呼。
所以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:全国各地区人民在吃饺子时,除了常见的“酱油”和“醋”之外,还会蘸食哪些独特的“佐料”。
以酱油为主,醋、蒜泥、香油、辣椒油为辅。
这四种混在一起,有些像凉菜汁,但在东北地区,确实是吃饺子时的标配。
当地人调饺子馅时,习惯不放盐或者少放盐,所以咸度较轻,只能等饺子出锅之后,蘸食酱油来增加咸味。
以醋、香油为主,酱油、蒜泥、香菜为辅。
北方人包饺子时,喜欢用偏肥的五花肉,加之饭量较大,说夸张些都是“半斤起步”,这一点在山东地区尤为突出。
咬一口就露出油汪汪的饺子馅,如何才能多吃?唯有“蘸醋”为上。
再点缀些许香油,解腻又开胃,半斤起步丝毫不虚。
以醋为主,酱油、蒜瓣、辣子为辅。
都说“南甜北咸、东辣西酸”,山西是“产醋”大省,不管是吃饺子、面条、炒菜、喝汤,都离不开酸香的老陈醋,即使吃蒜也不爱砸泥,有着大西北粗犷的风格。
论吃醋,山西认第二,就没人敢认第一。
这种习惯辐射了周边大部分地区,像甘肃、新疆等少数民族省份,饺子馅以“牛羊肉”为主,腻度自然更高,搭配陈醋,解腻消食效果更佳。
以甜醋、白醋为主,白糖、辣椒油为辅。
为什么要将南方地区统一起来,因为从客观角度讲,饺子终归是北方食物,南方小伙伴吃归吃,但比例绝没有北方高。
像江南地区与广东地区,食用时普遍带汤,偶尔也会添醋加糖,不过可不是为了贪甜,而是提鲜。
更有广西地区,还会蘸食“黄皮酱”,在是当地一种酸甜口果酱,北方的朋友可能不了解,因为地域性太强。
总体来讲,南方的口味确实“偏轻”。
还是那句话,总结的这些仅为“泛指”而已,只能突出各地的特点,因为调料实在是太多了。
光是醋就分米醋、陈醋、白醋、苹果醋、香米醋等,酱油也有老抽、生抽、海鲜酱油、黄豆酱油等,这还不包括其它的辣椒油、芥末油、藤椒油、花椒油等……
概括多了容易混淆不清,也望大家理解。
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做被子(古代新婚床铺和被子为何如此夸张?)
新婚床铺和被子的大小似乎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。然而如果回顾古人的观念会发现被子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家当,甚至成为财富的象征之一。为什么新婚的床铺和被子一般都做得很大?一起揭开这个谜底。·首先被子在古人眼里不仅仅是一种睡眠用具,更是一种家庭地位的象征。在古代社会家庭的地位和财富往往与拥有的被子大小成
窗户为什么没关严(装修完要关紧门窗!)
装修完成后很多人认为应该先开窗通通风,使得装修中散发的有害气体能够被排出,达到一个新鲜舒适的居家环境。殊不知装修师傅却告诉我们,此时开窗通风既不是最佳选择,也非迷信,而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。装修师傅对此的解释是,装修完成后需要关紧门窗,因为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并非集中释放,而是分散释放的,若此时打
菊花为什么代表长寿(菊花:坚毅与长寿象征)
菊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称为九月九,象征着坚毅、守志、延年益寿等美好的寓意。它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花卉之一,不仅因为神秘的文化意义而受到普遍喜欢,还因为它的五彩缤纷和绚丽多姿的外貌而深受人们喜爱。菊花通常是在秋天绽放,纷繁花瓣上漫布着色彩丰富的花丝,形状各异,花形众多,有高大的品种也有低矮的品种,让人看
什么叫平衡膳食与健康(了解平衡膳食八准则)
饮食作为居民的基本需求,从最初的“吃得饱”逐渐向“吃得好、吃得营养、吃得健康”转变,那应该如何吃的安全又健康?一、食物多样,合理搭配: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,单一的天然食物不能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,少量多样,粗、细、荤、素合理搭配,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,同时同种
乳胶为什么防螨虫(乳胶床垫与海绵床垫区别?)
喜欢睡软床的小伙伴注意啦!是不是还在为条什么样材质的软床而发愁?是不是还在为选择乳胶床垫or海绵床垫而犹豫不定?在床垫中使用的“海绵”与“乳胶”,都是制造床垫的众多材料里的一种。它们都同属“弹性缓冲材料”,实际作用同样是静态时分散床垫支撑面对人体的压力;动态时为人体着力点提供支撑。硬度100N,厚度